新年放假之際,二哥難得幾天空閑,寫點實際的、料足的為廣大朋友解惑,走過路過,可以錯過,此番言論沒有任何權威,僅代表個人觀點,支持者掌聲,拍磚者繞行。
"黃金有價玉無價",無價,二哥理解玉價格難以判斷,混亂,沒有標準,沒有參照物,不能當真無價,很多買家問:這個寶貝在外面值多少錢,還是難題,同一塊玉在不同人手里會有不同的價格,價值相差10倍實屬正常。
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,父子二人都做玉生意(在石佛寺這樣的情況司空見慣),一天兒子興高采烈的回家給父親看剛收的一塊好玉,父親一看"他媽的,這個是昨天老子剛賣出去的",看似一則笑話,卻真實反應出玉石價格的混亂。很多人買東西只看價格,始終相信一分價格一分貨,比如我給孩子喝奶粉,買美贊臣的,理由很簡單,美贊臣的要貴一點,具體他有沒有比蒙牛好,真不知道。有一個澳大利大的品牌的奶粉,離奇的貴,卻賣的很好,打出的口號澳洲原裝,相信大家也知道,不傷及無辜,不說品牌了。前一段媒體曝光這個只是在澳大利亞注冊的品牌,產品是國內制造。有個做化妝品的朋友在一個很小公司上班,包裝全英文,非常高端,專打高端美容院,售價是成千上萬,朋友直言不諱的給我說,我們的成本是50元,瓶器和包裝是45元,里面的液體是5元,我們售價是3888,因為很多人只認價格,假如他們用5元的包裝,賣20沒人敢用了,仔細想想自己何嘗不是呢。衣服品牌更是舉不勝舉,焦點訪談曝光過,走進商場,全是法國美國意大利的品牌,價格你懂的,再追根到底,全都是在國外注冊的,設計生產全國內。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,一個人去美國旅游,在路邊花了5美元買個T恤,感嘆質量真好,看了下標簽,Made in chain,回來發現比國內商場大品牌幾百元的還要好,個人感覺完全可能,浙江一帶做襪子服飾,一件賺幾分錢大批賣給老外,中國人自己起的英文名到中國商場就賣成百上千,每個商人都知道薄利多銷,但是在中國薄利銷不動,很多人只有一個理念買就買最好的,手機只用愛瘋,空調只買格力,和田玉只買新疆產的,所以不能一再抱怨黑心老板,關鍵還是我們的購物心理。二哥經常價格低受到質疑,比如同樣一個韓料的機壓小佛,別家300多元,本店128元,很多買家問我們的具體比別人差到哪了,也不至于差距這么大啊,我經常回答"品質是一樣的",他認為不可能,最后弄明白了,我們的是韓料,別家的新疆山料,打了2折才300多,原價都是1000多呢,我還能怎么說呢?鳥大了,什么林子都有,有的人受騙,是不知情,有的受騙是心甘情愿的。
舉這么多例子也僅是個例,并非懷疑一切品牌,二哥還是可以信任的,在這里再次提醒大家,和田玉的價格比衣服化妝品之類更混亂,所謂是層層欺詐,二哥橫行玉行數年,同樣有過很多血和淚的故事,親們隨便問問哪個做玉石生意的,誰沒買過假貨,誰沒買虧過。
前天在市場碰見有人打架,簡短敘述一下:
買方:"這個多少錢"
賣方:"你出多少"
買方:"直接給個低價吧,省事"
賣方:"誠意拿2000元"
買方:"1000元,能給我就拿"
繼續口角大戰.............
賣方:"好了好了,生意難做,1000元賠錢給你吧"
買方:".........等等,我不要了"
賣方開始說臟話,兩個人開始罵.....打起來了
去過玉石批發市場的朋友知道,沒退換,沒標價,連價格都不輕易說,說出來的都是天價,經常用的那句話:"你出多少錢",這句話太有殺傷力了,出的低于他心理價位,不理你,高于他的心理價位,磨蹭一下才能給(高深的心理學),這需要買方估算到賣方的心理價位,談何容易啊。
舉個例子,我看好一塊玉,說1000元我要了,他不給,明天1000元給我,我可能800元就能拿到,同樣,今天賣貨人說最低1000元,我沒要,明天他就最低1200元了,這絕非個例,很正常。一塊玉在市場一個月沒有人問,可能本錢就賣,一個剛上的玉,好多人問,人見人愛,必然翻倍才賣。同志們想一下,我1萬能賣出去的,肯定不會賣8000。市場不是你一人買貨,批發市場需要流通快,不斷上新貨,如果一個攤位上,天天不出新品,像我們這樣天天在市場跑的主力軍也就不光顧了,每到一個攤位首先問的"新貨看看",只有這樣日復一日的看,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多的心儀寶貝。有位親愛的買家給予本店最高的評價,"看過二哥家的寶貝,其他店皆黯然"。二哥不敢說每天去市場時間最長,但是二哥敢說每天去的最早的,早起的鳥兒有食吃。每天7點準時到市場,這個時間才有人陸續擺攤,市場還空蕩蕩,不用你擠我擁的,可以在賣貨人擺出來的時候快速的掃遍整個市場的新貨,做生意的人都迷信,都想最早第一單生意順利,圖個吉利。9點以前去哪個攤位都是有目的,在市場滾打這么多年,哪家的佛做最好,哪個觀音最厲害,這家俏色用的好,這家只出精品,甚至每家的賣貨人脾氣和要價我都是了如指掌。9點后才是閑逛,去深挖掘意外收獲和聯絡感情。
玉石的是用貨說話的,好東西不用說,差東西說的天花路轉也沒用,升值永遠是好東西,所以二哥至始至終對貨的要求高,二哥只收好東西,敢出高價在石佛寺小有名氣,比別人多出那么一點錢,大家都喜歡和你做生意,有好東西自然會給你留著,打電話到家里挑,這個道理很簡單,幾人能懂?也有人經常嘲笑我,明明1000元的東西,這小子花了1100元,好多事情您需要戰勝的不是別人,是自己。為了鼓勵自己,拋下買貨時候糾結的心態,自己總結一套名言"看好了就買,買了就放下,放下就忘記,忘了再買",人其實都是奇怪的,貪欲的心理,占小便宜的心理,買貨800想700,700想600,是無止境的,只想讓別人不賺錢。玉石批發市場要價滿天飛,我經常不還價的,因為東西值那個錢,沒必要再還了。任何人做生意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賺更多的錢,賠錢賣的沒好東西。但是每個人都喜歡聽這個貨我是賠錢賣給你的,網上經常見到什么從8折到1折,我就納悶那么多人會相信,二哥天生腦殘,這些把戲太費腦子,本店從不議價,議價者勿擾。
和田玉的價格為什么這么糾結,說這么多您應該能懂的,別說您看不透,我也一樣,說起我買貨糾結的故事,能出本小說了,那些破事說多了估計諸位都膩了,在這里就直接分享自己對和田玉價格的一點想法。和田玉價格很簡單,就是料和工,個人認為料比工重要,料是資源性,會越來越少,工是人為性的,長江后浪推前浪,青出于藍而勝于藍。所以影響和田玉價格的因素為:1料,2色,3形,4工,5瑕疵。
料
重點來聊下料,料的傳統的劃分有點復雜:”產地分新疆料、俄料、青海料、韓料,顏色分白玉、青白玉、青玉、糖玉、碧玉、墨玉,還有山料、籽料、山水料之分,又有新料老料,新疆料也有和田料,且末料,喀什料等,玉老料還有好多坑”。
估計大家看著有點暈,"啊!我暈",經常有賣家問青海料好還是俄料好?為什么你的山料比籽料還貴?你的青玉說是新疆料怎么那么便宜?這些問題,讓二哥很是惆悵,因為在和田玉業界講真話是痛苦的。長期以來,廣大人民群眾被商場的賣玉銷售給整蒙了,被網上不負責人說的話給迷住了,一些偽專家,坑爹學者的學術性東西誤導了,為什么會有那么言論呢?這中間無非是利益那點事。我們假設個場景:【你想買塊和田玉,首先去網上查點資料,網上會有很多言論,青海料,俄料,韓料不能買,這些都會變色,越來越干,只有新疆產的和田玉才會越戴越潤,越戴色澤越好。然后去我們商場去實體店,每家都號稱自己新疆料,好像這個世界全是新疆的料,說著自己的再去抨擊別人的不是新疆料,并且每個人都這樣說,最終選擇哪家購買,結果都是一樣一樣的,有的人很幸運找到了二哥的店,二哥告訴他,什么料都有好的有壞的,僅僅的產地的不同,俄料和青海料也都有自己的特色,山料里面俄料是最好的,碧玉里面是俄羅斯碧玉最好的,千萬年形成的玉不會有顏色和質地的變化,聽完以后你什么感受呢?二哥就是個大騙子】。有時候講真話是痛苦的,傳銷的模式就是洗腦,當一個人兩個人給你說的時候你不會相信,當1000個人1000個人都這樣說的時候你就會相信了。很多同行給二哥講:"賣和田玉不能哄,只能騙",千百年來行業就是特征。
如何看料的好壞,首先看細度,也就是行話說的脂粉,脂份是個抽象的概念,大家可以理解成是"結構"或者"密度",脂份好就結構精密,脂份差就結構松散,和田玉的溫順油潤由脂粉的好壞決定的,什么是溫潤?什么是油膩?很多人問二哥你的玉會不會冒油?看到這樣的問題哭笑不得,玉石就是好的石頭,油潤,是感悟,沒油似有油,不溫不火,是一種感覺,確實的來說是形容詞,大家都當成了名詞用了。古代把玉比喻君子,玉有五德之說。古往今來都是文人墨士喜歡的,所以有很多關于和田玉的美妙詩篇,也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庸之道。包括玉養人,二哥理解很多商家都亂講,不是養身體,而是養個人的修養。翡翠的冰透,顏色漂亮打動很多女人的芳心,慈禧太后、宋美齡把翡翠推到高潮。和田玉的溫潤男人喜歡,翡翠的冰透女人最愛,所以和田玉觸感,翡翠是養眼,從我們這買貨發生很多有點搞笑的事情,"老板,我是他老婆,我要退貨"過會,"老板,我是老公,我不退貨",我們回應的是,退貨很簡單,運費我們出,小兩口別生氣,互相理解,互相尊重。
二哥就是個跑偏人,本來說和田玉的脂份,跑到小兩口吵架上了。如果和田玉失去脂份也就成了普通的石頭了,和田玉中,無論山料籽料,無論俄料青海料,無論是青玉白玉碧玉,只要是涉及到料細的就是值錢的。
邏輯能力比較混亂,不知道列位親明白了沒有,總結一下,決定和田玉價值最多的是脂粉,具體和產地沒有絕對的關系,就是同樣一塊石頭切出來都有一半價值連城,另一半一文不值,賭石有一刀窮一刀富之說,一塊石頭的差別都這么大,您還會追究什么產地嗎?
色
說完脂粉,決定料的價值還有顏色,二哥始終認為顏色不能分好壞,又有人質疑了,二哥你這不是純忽悠嗎?為什么羊脂玉比青玉貴幾倍,菠菜綠比鴨蛋青貴那么多,顏色有價格高低,有好看有不好看(每個人審美是不同的),但是不能說好壞,有的人就喜歡青白玉,不喜歡純白色的,也有的人認為鴨蛋青比菠菜綠好看,羊脂玉貴,是資源少,人喜歡的多造成的,所以顏色上切勿跟風,尋找屬于自己的色彩。
形
形,一塊玉的好壞,形也是舉足輕重的作用,形包括形狀和大小,當然這個也和每個人審美息息相關,好的雕工首先要裹胚,裹胚的技術和眼光直接影響著形的美觀程度,由于玉雕行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,大家都對形有所忽略,好的玉是一眼看上去是美的,這個很多人理解不了,很多雕刻的師傅為了以大賣高價,往往怕浪費料,【憨大個】很常見,這點確是二哥的強項,二哥改玉很多時候都是做減法,把大的重新整小,把復雜的簡單化。形除了和雕刻的師傅審美以為,很多時候也是料所決定的,料一般都是先切成片狀,手鐲大小的四方形,先穿手鐲,然后剩下的手鐲芯和邊角料,一般做雕刻的師傅都是買穿手鐲剩下的手鐲芯和邊角料,手鐲芯的價格和邊角料的價格相差很多,原因很簡單,手鐲芯很明顯比邊角料更好把握形,我們也經常看到分多雜件背面不是直的,是向里面凹的,這個就是邊角料做的,價格就會相對便宜很多,價格相差的原因就是形所影響的。總之形,要審美,為什么二哥說買玉審美很重要,也是這個原因。
工
中國的玉雕爐火純青,從古代遺留下來三大派,以上海和楊州為代表的蘇工,以南陽為代表的北方工,以揭陽為代表的南方工,北方工深受皇家文化影響以厚重沉穩、典雅大氣,胎體厚重線條粗狂而聞名天下,南方工以鏤空雕透雕,細節的逼真刻畫,巧用俏色而獨霸一方,蘇工把北方工雄渾大氣和南方工的細致結合另形派系,作品造型飽滿、層次清晰,細節刻畫逼真成為當代一絕,有的朋友納悶了,那新疆呢,和田玉的產地,是啥工?,新疆的維族朋友不會雕刻,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也不了解,玉雕的很多題材和內容都是中國傳統的文化。提到玉雕是河南民眾自豪而又郁悶的事情,70?span>的和田玉出自南陽兄弟巧奪天工,但是大家都說他不好。很多人問是不是蘇工,讓我不知所措,南陽進貨哪來的蘇工呢,親的理解應該是在蘇州雕刻就是蘇工,在南陽的是北方工,在揭陽就是南方工。工分的流派,僅僅是表現的技法特征而已,揭陽也好,蘇州也好,60以上的雕工是南陽人,當然在鎮平的也有很多蘇州和揭陽的雕工。南陽的師傅也有用蘇工和南方工的技法,同樣道理蘇州的師傅也有用北方工和南方工的技法,每種技法的表現都有各自的美妙。就好像不能油畫比國畫優秀嗎,徐悲鴻的駿馬圖利用國畫的筆墨,油畫的立體造型,名芳千古。很多大師的作品都融匯三大工,像徐悲鴻大師那樣融匯,您說他是哪的工呢?無論哪的工,都會有好的有差的,蘇州也有30元的工費,南陽也有10萬的工費,拿個100元的韓料,只會出30元的工錢,拿個100萬的石頭,去哪都得找10萬的工費。30元的工雕半小時,10萬好工構思估計就得要10天,所以工的好壞和地方沒關系,和錢有關系,你會花1000元雕韓料嗎?同樣你會花30元雕籽料嗎?油畫不是每張都是蒙娜麗莎,國畫也不是每張都是富春山居圖。為什么南陽石佛寺是玉雕基地請百度《石佛寺無中生有》視頻,來自中央四套的走進中國。
此番言論純屬二哥一派胡言,信則有,不信也有,本來寫點為列位解惑,沒想到一寫打不住了,越寫越多,浪費大家的時間深表歉意,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,不再買受騙了,拜拜!
2013.2
|